1. 成分與特性
主要成分:以直鏈淀粉為主,支鏈淀粉含量較低,因此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(zhì)。
特性:
透明度高:勾芡后呈透明狀,不會掩蓋食材原色。
黏性適中:黏性低于玉米淀粉,但冷卻后不易變稀,適合需要保持濃稠度的菜肴。
吸水性強:能快速吸收水分,形成光滑的糊狀。
耐熱性差:長時間高溫加熱易分解,導致黏性下降。
2. 主要用途
烹飪領(lǐng)域:
勾芡:用于中餐的炒菜、湯羹,使湯汁濃稠,提升口感(如宮保雞丁、酸辣湯)。
掛糊:包裹食材表面,形成酥脆外層(如炸雞排、糖醋里脊)。
腌制:鎖住肉類水分,使肉質(zhì)更嫩滑。
制作點心:如水晶餃、蝦餃的透明外皮。
食品工業(yè):
作為增稠劑、穩(wěn)定劑,用于果凍、布丁、醬料等。
改善食品口感和質(zhì)地,如方便面、速凍食品。
3. 與其他淀粉的區(qū)別
勾芡時機: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,避免長時間加熱導致黏性下降。
濃度控制:太白粉需用冷水調(diào)勻(避免結(jié)塊),再倒入熱鍋中。
替代方案:若無太白粉,可用玉米淀粉+少量木薯淀粉混合替代,但透明度會降低。
5. 注意事項
儲存:密封保存于陰涼干燥處,防止受潮結(jié)塊。
過敏風險:對馬鈴薯過敏者需避免使用。
健康提示:適量使用,過量可能增加消化負擔。
示例應(yīng)用
酸辣湯:太白粉水勾芡,使湯汁濃稠,雞蛋花懸浮更均勻。
炸豬排:外層裹太白粉糊,炸后外酥里嫩,且不易回軟。
水晶蝦餃:用太白粉和澄粉混合制作皮,透明有彈性。
太白粉因其獨特的透明度和適中的黏性,成為中餐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(diào)料之一,尤其適合需要保持食材原色和口感的菜肴。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1302005252號